从细节开启全球之旅
在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阻挡之势主导国际经济大局的同时,反全球化之声也此起彼伏。而在以“自由市场”为口号的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化等国际经济交往中,逆全球化、反自由化、国家保护主义等限制性、控制性举措和现象也数不胜数。
中国纺织品出口美国市场的经历是中美贸易、国际贸易及国际经济的一个缩影。其间的配额、补贴、利润、产业链、竞争等等,不仅反映和印证着国际贸易的市场常态,更显示出国际经济中种种的非市场特征。反倾销、反补贴、进出口配额及限制、正常和非正常的商业竞争乃至商业间谍、经济组织如行业协会、国家政治及法律、国际经济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等等交杂一起的市场和非市场因素,共同构成了这个发展、变化、急剧变动的国际经济体系。
宏大的经济理论固然能够阐述国际经济体系的来龙去脉,但却过于宏大而难以入脑。而从一件普通产品身上,从产品的历史、现状,从其原料、技术、生产、销售,从涉及到的个人、企业、国家,从其在全球的“旅行”,却可以展开详细、深入的解析,解析出产品及产品背后的所有历史、理论、现实、问题和未来所在。《一件T恤的全球经济之旅》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作者历时多年的“旅途”,追寻T恤的全球之旅,做的就是一件事,那就是揭示,“一件普通T恤的背后隐藏着哪些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由一件T恤折射出来的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主义倾向如何改变着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现在,也许它解答了作者所希望得到的答案,而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纯棉T恤批发
棉花背后的市场
从美国得克萨斯、工业革命时的英国到中国上海的服装厂,从棉花生产者到服装生产者、销售者,再到政府和行业组织,作者试图或想揭示的是,美国社会及其制度所赋予的持续创新力、以创新力为基础的产业链构建及产业链竞争力,是美国棉花生产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但是作者没有否认,曾经的美国制度如奴隶制的“公共政策”是惨无人道的政策,虽然这项政策在当时的条件下给予了美国棉花生产者避开劳动力市场风险等巨大便利。还有美国政府对农业的大量补贴,也是不得不指出的必要事实。
让美国企业等有关方面难以接受的是,在棉花产量长期居于全球前列的同时,美国的纺织品业却呈现出衰败的景象,纺织品进口量日益增加。对此,作者以美国有关的行业协会的行动来作出解析。美国有关机构以配额、价格补贴、原产地等“规则”和条例来限制产品的进口。但结果却是,“1991年,约有一半美国人的衣服是由美国制造的,但是到了2007年,95%是海外制造的”。
上述事实表明,市场战胜了政策、规则、限制、控制乃至制裁。但与此同时,政策的出台并未停止,“在本书的撰写和修改期间,美国服装进口的规则似乎每天都在改变”。
规则天天改变的影响会如何,结果又会如何呢?
因为棉花不单单是棉花,衣服不只是衣服,棉花和衣服背后的国家及企业博弈也就始终存在且不会结束,历经多轮的世界贸易组织内部谈判也难以达成共同一致的意见。其实质是,在经济的背后,更有国家政治、利益集团、国家战略的影子甚至直接的干预,此类例子早已比比皆是。
规则到底是谁的规则
对于中国的纺织品和纺织品业,书中有很大篇幅的涉及。不过关键是,中美因纺织品进出口发生的争端持续不断且难以平息。当然,对美国来说情势不算危急,因为“更高的工资意味着中国不能再以低价压制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者了”。但是,美国纺织业界仍然有人认为“中国仍然是一个威胁”。他们“无数次地强调”,“或许更重要的问题是中国从不按规则出牌。中国的这种从不按规则出牌的方式有利于中国,却不利于美国”。不管中国是否按规则出牌,所谓的规则到底是谁的规则、什么规则,但美国某些人有这种看法却是事实,很值得注意和重视。
表面看,作者并未刻意要表明某种观点或倾向。在本书的“结论”里写到,“我的T恤的故事只是一个扩展了的逸闻,因此它不可能证明或否定一个理论,或决定性地解决与贸易或全球化相关的争论。我的T恤故事也不能概括为广义上的全球化。这些产业、这个时间点、这个产品和这些国家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即使这个非常简单的产品的故事也能揭示,大量的争论仍无法得到解决”。
不过,作者也没有掩饰对政治干预经济、市场、贸易的某种程度的忧虑,甚至表现出某种个人的倾向性:“由政治对市场的高度限制织成的网络操纵着我的T恤的中美之旅。在这个网络中,富裕和贫穷国家都寻求政治保护,以免受来自市场尤其是中国的挑战。反过来,中国的挑战因政治对T恤生产行业的保护而变得越来越明显。”佐丹奴T恤批发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http://www.yxfssz.com